開始練習在台灣旅行。

  還在義大利時,在網路廣告上看到『練習曲』的宣傳,就對它抱著滿滿的興趣,當然那句美好的slogan是個原因:
 
  「有些事現在不做,以後一輩子都不會做了。」這話正好符合我對許多決定的態度,是時間剛好、非這樣不可的決定,把自己的想法與電影的口白結合後,再加上一個一直想執行的願望,『練習曲』就成了回台灣後的第一部電影。
 
  雖然對於沒落時期後的國片並沒有多少涉獵,但『練習曲』裡的台灣已經不這麼灰濛濛的了,取代得是畫面中蓋上一層藍藍的淡影,就像是海的顏色稀釋後,反射在每個角落裡,騎著單車的聽障青年,在微藍的畫面中穿梭,遇見了人所構成的每個段落,把行程中經過的風景變得更有故事性,感情放入,我的心也對這塊景色有了另一種感覺。
 
  我想,導演或是編劇應該是個愛旅行的人,至少是個會美化旅行過程的人,『練習曲』中男主角遇到的每個人,代表了每件事、每個啟發,而這些故事將現實的疼痛給抽離後,留在電影裡的,都是一些回憶似的美好。這是愛旅行的人才會有的習慣嗎?忽視旅行當下的苦,保留回憶的甜美,然後一次次的為了品嚐它而再次上路。
 
  『練習曲』把台灣海岸線的美景給拍出來了,同時,也把獨自旅行的浪漫給拍出來了。
 
  第二天,我們從基隆市中心出發,經過了八斗子、遠眺和平島,在電影的場景北火電廠、潮境公園稍作停留,然後繼續橫越鼻頭角,往福隆前進,最終回頭再登上了九份山頭。島主說『練習曲』讓他對這些風景產生了親切感,縱使初來乍到;我則感受到小時候的基隆與現在的差別,我的半個故鄉真得變得好漂亮!
 
  對於環繞台灣,越來越有鬥志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wP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